备注:已完结
类型:战争片
导演:安澜
语言:国语
年代:未知
简介:1948年深秋,中原战场硝烟弥漫,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相继攻克郑州、开封等中原城镇,华东野战军歼灭国民党黄百韬兵团,国民党徐州驻军刘峙集团急忙调整部署为粉碎刘峙集团的战略企图,力求就地歼灭刘峙集团,中央军委急电中原野战军攻占宿县,切断徐蚌线。一时间,处于徐州和蚌埠之间的宿县,成为淮海战役中一枚举足轻重的棋子,刚刚结束郑州、开封攻克战的中原野战军,奉命日夜兼程,向徐州方向挺进。中原野战军第三纵队副司令刘昌毅率部挺进,在宿县外围遭遇国民党坦克部队的阻击,部队伤亡很大。刘昌毅果断退出战斗,派出特务连,摸清阻击之敌隶属国民党驻守宿县的张绩武交警16总队。仗还没开始就遭遇敌人的坦克阻击,刘昌毅决定先彻底摸清张绩武在宿县的城防部署,为攻打宿县做充分的战前准备。刘昌毅攻打宿县的主张与军委首长的战略意图不谋而合。在中央军委、毛主席“愈快愈好、至要至盼”的电令下,刘昌毅亲自带队乔装进程,不仅彻底摸清张绩武在宿县的城防部署情况,还“贼不走空”地“偷”出一车炮弹。张绩武正为军械库遭窃而恼火,刘昌毅又兵贵神速地拿下宿县火车站。军械库失窃,火车站被攻陷,张绩武开始意识到刘昌毅绝非一般的对手。张绩武虚实并用,加固宿县城防工事,调整宿县兵力部署;刘昌毅以假乱真、真真假假,打乱张绩武的阵脚,夺得攻城战开展前心理战的主动权,让张绩武顾得了东门、顾不了西门,只能随着刘昌毅的战斗调整,仓皇奔波于宿县东西城门之间。攻城战正式打响,刘昌毅部署在宿县东门佯攻的部队火速向西门转移,在刘昌毅组织的猛烈攻击下,付出伤亡代价,攻克宿县西门,潮水般涌入宿县县城,全歼张绩武所部13000余人,活捉国民党名将张绩武,让同为湖北老乡的张绩武输得口服心服,为淮海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备注:已完结
类型:战争片
导演:安澜
语言:国语
年代:未知
简介:1944年初,日本在亚洲太平洋战场全面失利为扭转战局,日军于1944年4月发起河南战役,妄图打通大陆交通线作战。为适应战略格局的需要,中共中央于1944年9月组建了以王树声为司令员、戴秀英为政委的河南人民抗日军和河南省军区,进军河南豫西敌后。当时,河南的形势错综复杂,日军、伪军、国民党和各地方武装势力互相割据,积怨甚深、矛盾重重,物资极度贫乏,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。 王树声率部队开赴豫西后,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旗,依靠群众,发动群众,靠着他对革命事业的忠诚、指挥作战上的大智大勇和来自人民群众的淳朴,很快就化解了舒大章等地方武装势力之间的积怨和矛盾,争取和团结了豫西地区的各种抗日力量,组织和团结所有抗日力量在短短的8个月时间里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围剿,在河南豫西站稳了脚跟的同时,还成功建立了两万多平方公里的抗日敌后根据地,打通了华北与鄂湘的联系,粉碎了日寇的战略企图,为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 精彩视点: 影片以1945年初王树声为司令员的河南人民自治军、河南军区在极其复杂的局面下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旗帜,争取和团结一切武装力量前仆后继、英勇作战建立广阔的抗日根据地,并成功粉碎日军围剿的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改编。其中,逼真的战争场面和鲜活风趣的人物塑造,使王树声大将军本来就富有强烈传奇性的革命经历更加传神而精彩。